一个成立还不到五年的社区,可以好成什么样?
今天,我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兴隆湖社区,是“公园城市”理念的“首提地”和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的主要“承载地”,幅员面积10.1平方公里,其中湖域面积2.8平方公里,汇聚常住人口约2.6万,注册企业和商户6000余家,其中人工智能科创企业就有407家,堪称西部“最强大脑”。而这几年,它也迅速地成为了国内高新企业、科研单位、科技人才的心仪之选。
它的背后,藏着什么样的“进化”密码?
从需求出发走蜕变之路
四川天府新区兴隆街道兴隆湖社区党委书记王淑均告诉我们,这个社区是在2020年5月20日建制成立的。成立之初,他们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区内企业对社区工作不熟悉,导致信任度不高,合作起来困难重重;多个小区入住率低,居民们反映,在这里生活的便利度和舒适度都不高。
面对这些情况,王淑均并不气馁,反而觉得这些问题就是大家接下来要努力的一个个方向。她说:“我就是想让大家有一种感觉,呆在这里很舒适!”
于是,一个“宠”的计划诞生!
大家反映交通出行难?他们就去对接公交集团,及时新增了T102路、T136路等多条线路,实现了1元钱直达地铁站。
年轻人缺少文娱活动?他们就策划了兴隆湖畔周,文艺沙龙、话剧、跑团、露天影院、KTV等活动,甚至让兴隆湖畔也成为了成都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就餐难、就餐贵?他们就直接搭起了社区自助食堂!每顿饭有十多个菜可以任意挑选,管饱只需要16块钱就够了。
而他们还通过开展“亲商暖企”“万事圈工作室”等服务,主动走近企业,解决企业的多项诉求。现在,有问题找社区,已经成为了不少区内企业的工作常态。
王淑均说:“这些年通过搭建平台、汇聚力量、整合资源,社区打造了党建领航、科创驱动、场景融合、商圈协同、生态筑基的五环聚能模式,努力为成都科学城不断地注入发展新动能。”
一段路的结束,也是一段路的开始
再过一个月左右,兴隆湖社区就将迎来自己的五岁生日了。
五年间,它与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人们一同成长着。这期间,来这里工作和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幸福感也越来越高。受到过“宠”的人们,也以“宠”的方式爱护着这个社区。大家也希望,未来这里能够变得更加漂亮。而阅读到这里的您,也不妨到兴隆湖社区去走一走,看一看吧!
更多实地取经,关注《1800新闻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