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宝山区检察院联合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举办“行政司法协同保护 共护法治化营商环境”检察开放日活动,来宾们实地参观了企业和驻人大代表家站点检察服务工作站,展现“人民监督”与“检察履职”的良性互动。
2024年9月,宝山区检察院在全区12个街镇设立驻人大代表家站点检察服务工作站,实现了地域全覆盖,推动每个家站点都成为代表开展履职活动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平台。今年以来,宝山区检察院对工作站进行同步升级、细化举措,着力在“四大检察”接受代表实质性监督上持续用力,努力做到接受监督的业务领域全覆盖。通过两个全覆盖,实现检察工作与人大履职紧密结合,共同赋能基层法治新发展。
履职“零距离”,打造基层检察服务圈
服务全覆盖。宝山区检察院将检察服务延伸至12个街镇,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确保各类检察职能在基层得到有效发挥。顾村镇工作人员表示,工作站设立后收到不少群众求助,真正实现了“家门口”供给。
交流面对面。检察官定期走进工作站,与代表“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在代表们关心的涉老检察工作方面,邀请代表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涉老年人支持起诉的公开听证,并与区老龄办建立会签机制,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2024年以来,宝山区检察院主动向代表通报检察工作20余次。
赋能助履职。聚焦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建设,宝山区检察院选派检察官入驻区人大“代表讲堂”,围绕特殊群体保护、矛盾化解等主题,打造“基础通识+专业深化+案例研讨”的立体化培训模式。2023年以来,已开展10余次专题讲座,有效打通了法律专业力量与代表履职实践的连接通道。
监督“实质化”,提升检察工作公信力
专业精准对接。宝山区检察院定向邀请具有专业背景的代表参与公开听证、检察开放日等活动,确保监督精准高效。全国人大代表张帆对该院办理的一起在校大学生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案提出建议,“希望检察机关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大对颠覆分裂、间谍窃密等犯罪的打击惩治力度。”市人大代表吴振祥旁听了一场为劳动者讨薪的公开听证,对“检察+工会”双保险模式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成效表示肯定。
全程深度参与。宝山区检察院推动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邀请代表“沉浸式”参与公益诉讼线索研判、现场调查,推动公园母婴室建设规范化,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升级。市人大代表崔晋在实地参观优化升级后的母婴室时,为检察院在保障妇女利益方面的工作成效点赞。
监督常态长效。以检察开放日、公开听证会等活动为载体,宝山区检察院广泛邀请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参与,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工作站设立以来,已邀请385人次参与相关活动,提升代表建议转化质效。
协作“深融合”,释放基层治理新效能
平台共建共享。依托检察服务工作站,宝山区检察院与友谊路街道人大工委联合举办活动,邀请代表委员参与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检察开放日,促进争议实质化解。设立“宝卫戎光”检察工作联络站,深化军地协作,守护国防安全。市人大代表张彤霞对此表示高度认可。
立法协同推进。宝山区检察院将检察服务工作站与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相结合,参与立法调研、监督执法等,为立法、修法提供专业建议。与罗店镇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协作,从检察履职视角为优化社会治理建言献策,推动民生问题高效解决。
携手共解民忧。在收到了张庙街道人大工委工作人员的“法治邀约”后,检察官为物业费调价方案提供专业法律意见。检察官走进检察服务工作站,深入一线听需求、集建议、受监督,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发展。
下一步,宝山区检察院将继续深化与人大的协作联动,构建人大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一体发力的监督格局,不断提升工作水准和服务质效,为基层法治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