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交会两岸企业合作签约活动见闻:深化融合发展 共同做大市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11:57:00    

一口老酒、几滴鱼露,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坚守;一粒鱼丸,凝聚割不断的乡愁以及对传统美食产业化的信念;发挥中医药优势,两岸康养行业在合作互补中激发市场增量……

在两岸企业合作签约活动上,企业家踊跃上台推介特色商品,并分享在品牌推广、市场拓展和研发创新方面的经验。记者 原浩 摄

18日,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开幕式发布了福马“同城生活圈”第二批先行先试政策,发出“融入两岸共同市场、推动经贸互通和产业融合”的倡议。在4号馆举办的两岸企业合作签约活动上,两岸企业家踊跃上台推介,分享在品牌推广、市场拓展和研发创新方面的经验,并达成多项战略合作成果。

马祖企业林义和工坊“创四代”谭杰携7款新品亮相海交会,包括马祖老酒、高粱酒、红糟等。以前,谭杰的祖辈将福州古法酿酒工艺带到了马祖。福马两地饮食文化接近,林义和工坊生产的马祖老酒不仅是海交会上的“明星”,在大陆市场接受度也很高。

近年来,谭杰致力于让传统老酒打入年轻人市场。在坚持古法酿造工艺之余,他保留了传统酒坛造型,注入文化创意,设计新款迷你酒坛,主打“二两刚好”,而且瓶子能够再利用,以适应年轻人的消费喜好。

现场,林义和工坊和“梅花鱼露制作技艺”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林礼群签约合作,通过品牌联名营销扩大影响力,携手开拓市场。谭杰透露,联名鱼露产品已通过两地注册,不久将在大陆和台湾同步上架。

现场,马祖的曹常斌和连江的林禹就共同推动“连江黄岐鱼丸制作”非遗技艺传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林禹和曹常斌同为鱼丸从业者,于2019年一同入选“连江黄岐鱼丸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连江和马祖,隔着马祖澳相望,最近不过4.8海里。“古时,连江黄岐称为里山,马祖称为外山,两地习俗相近,鱼丸是我们舌尖上共同的乡愁味道。”林禹说。2023年,两人联合开发了全国首款融合连江和马祖特色的鱼丸。盒内一半是黄岐鱼丸,一半是马祖鱼丸,让消费者一次可以品味两份乡愁。在外包装设计方面,他们选择了连江和马祖的地标性灯塔以及中华凤头燕鸥、海浪沙滩图案,还有黄岐—马祖“小三通”航线图案,寓意“照亮回家的路”。

目前,这款鱼丸已进入小批量生产。曹常斌和林禹打算通过非遗研学、鱼丸自制等互动传承活动扩大影响,推动黄岐鱼丸制作技艺申报省级非遗乃至福建老字号。林禹表示,希望以鱼丸为纽带,链接山海文旅资源,共同做大做强鱼丸产业。

当前,福建加快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两岸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不断深入。贴合新消费趋势,两岸大健康、科创、文教体育产业加速融合。通过海交会平台,企业不仅推介自家产品,还主动寻找合作机会,进一步延链增链。

福州芳鸣轩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由在榕台胞陈慧娟创办,致力于“汉方的生活化”,发挥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大健康领域的优势,将汉方导入日常生活。活动上,芳鸣轩和国药养生(淳安千岛湖)达成合作意向。“很高兴能将多年来在药材处理、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创新经验落地大陆,并进行本土化发展。”陈慧娟表示,芳鸣轩希望能融入当前大健康消费趋势,先在企业推广,以亚健康上班族为目标客群,未来进一步拓展到家庭保健领域。

同样瞄准大健康领域的还有神农真菌董事长、台湾牛樟芝产业协会理事长叶宗铭。作为台湾特有的名贵菌类,牛樟芝具有护肝、调节免疫、抗氧化等潜在作用,在苗木繁育、种植、市场销售方面已形成三产融合的产业链,成为两岸中医药交流的一张名片。

萃取液、汤饮、胶囊、喉糖……叶宗铭向记者介绍了琳琅满目的牛樟芝产品。他说,“大陆有着广阔的市场,海交会给了我们交流推介的平台,希望借这个机会,在技术交流、成果转化、品牌融合、标准共通等方面深化两岸合作,推动牛樟芝产业融合发展。”(记者 朱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