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书架” 到“货架” 西科控股的科技成果转化秘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09:32:00    

7月7日,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军红向“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活动采访团记者介绍该公司的建设情况。 记者 霍海澎摄

没有想象中的机器轰鸣和工人在流水线上繁忙操作的场景,有的只是干净整洁的厂区、装配精密仪器的无尘室和现代化的办公环境……7月7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从2015年成立至今,公司已为100余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客户提供了研发、中试、检测等全方位技术服务,助推多项科技成果及产品突破国外垄断、实现进口替代、填补国内空白。”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军红说。

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联合省科技厅、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中科光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科控股”)、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光电芯片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为啥要设立这个技术服务平台?西科控股董事长兼总经理曹慧涛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2013年,为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西科控股发起了第一个硬科技天使投资基金,投入那些社会资本“不愿投”的周期长、风险高、回报慢的科技成果转化早期项目。但在获得投资之后,这些企业依然面临着寻求融资、对接市场客户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西科控股逐步探索形成“科技金融+科技服务+科技平台+科技空间+科技智库”的成果转化体系,推动众多实验室里的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

在服务硬科技初创企业过程中,西科控股还发现,这些硬科技初创企业对于高端设备和工艺平台需求很大,尤其是半导体芯片领域对于共性技术平台需求旺盛。但初创企业缺乏资金购买研发设备,一方面,高校院所的平台设备主要面向本单位课题组使用,往往以追求技术突破为目标,难以满足工程化需要;另一方面,大型量产代工厂难以为初创企业安排小批量研发中试订单。

“基于此,我们筹资组建了国内第一个专注于光子芯片、完全市场化运行的共性技术中试平台——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平台向所有光子芯片初创企业开放,提供研发、小试、中试和小批量生产服务,大大提高了项目创业成功率。有的团队仅用了不到6个月的时间,研究成果便实现了产业化。”曹慧涛说。

目前,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建成6英寸化合物半导体中试代工平台和8英寸先进硅光集成技术创新平台,解决了100余家初创光子芯片企业研发难、流片难问题。

由于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保姆式”精细服务,自2012年设立以来,西科控股已成为面向全国高校、院所、海归科学家等各类创新主体的专业成果转化平台,服务区域也从陕西拓展至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初步建立起硬科技创新创业“雨林生态”体系。

截至今年6月中旬,西科控股已投资孵化554家硬科技企业,企业市场总估值6796亿元。其中包括8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9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了光子芯片、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新能源等产业集群,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国家队”里的佼佼者。(记者 霍海澎 李静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