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曲江航天大队联合平安产险陕西分公司在曲江大道北池头二路立交组织开展汛期大灾应急演练。陕西金融监管局财险处副处长王岩、黄鹏,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曲江航天大队大队长李松泽,陕西省保险协会副秘书长贾宁等领导到场指导。本次演练以“警企协同、科技赋能”为主题,通过多场景实战模拟,检验保险行业与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协同救灾机制。
灾前准备阶段,曲江交警大队针对该区域历史积水特征已完成黑点治理,并放置警示牌、配备防汛物资,形成可视化警示矩阵,前置交通疏导工作,防止出现车辆涉水被困及次生灾害风险。平安产险陕西分公司在交警部门指导下,对曲江新区20余条易水淹黑点路段进行摸排,通过交警部门预警信息和平安鹰眼系统实时监控灾情,并向客户推送预警信息。公司同步成立党员先锋队,接到指令后2小时内完成集结,4小时内抵达指定区域,开展救援工作。
灾中响应阶段,演练模拟Ⅲ级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平安产险大灾管理岗30分钟内发布应急预案启动邮件,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大灾应急服务平台”案件情况安排部署救灾工作。交警部门同步启动救援机制,演练现场模拟各类水淹现场查勘理赔全流程。接到报案后,10分钟内完成客户安抚及安全指引,引导涉水车主快速撤离至安全区域。针对不同水淹等级车辆,实施相应救援措施,包括拖车施救、车辆全损方案现场签署、应急食品供应等。对非平安承保车辆,实行无差别救援,通过交警平台联系客户并施救至安全停放区。
演练还展示了平安产险陕西分公司“中心仓、区域仓、前置仓”三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高效运转。全省包含绿通医院97家、绿通救护车215台、救援车辆246台、防洪沙袋千余件,依托大灾管理系统实现物资动态监控,建立“1小时紧急调拨圈”,提前72小时预置应急物资并确保救援人员同步到位。
高效响应的背后,是保险科技的深度应用。2010年起平安产险就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卫星遥感等前沿科技,建设鹰眼系统,打造"保险+科技+风险减量服务"模式。进入AI时代,鹰眼系统不断升级,融合应用了人工智能、时空大数据引擎、气象灾害模型、卫星/雷达监测等多项技术,将尖端的科学模型和算法应用于风险管理中。通过“人防+技防”的新模式,平安产险逐渐形成了覆盖灾前预警、灾中应急、灾后理赔的全周期风险管理体系,为风险减量注入新动能。
此次演练不仅是对平安风险管理与应对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保险行业与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协同救灾能力的展示。通过风险预警共享、应急资源共用,多方共同构建起“警企协同、监管指导、协会支持”联动机制,不仅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夯实了防护屏障,也为全国汛期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流程样板。未来,平安产险陕西分公司将不断探索警企联动助力风险减量服务提升的新路径,积极推动保障服务从事后赔付到全生命周期陪伴的转变,构建全流程、全险种、全客群的风险减量服务体系,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