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如何更好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引领作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1:10:00    

  国家科研机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院所中的“国家队”,理应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科研组织、科技评价、收入分配三个深层次问题,是当前制约国家科研机构整体创新效能的瓶颈,也是科研院所乃至整个科技界面临的突出共性问题。要把解决突出问题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切入点,精准施策、发力破局。

  2025年3月21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国家验收。这是我国建成的国际首个覆盖日地空间全圈层的综合性空间环境地基监测设施,标志着我国空间环境地基监测能力跃居世界领先地位。图为位于四川稻城的子午工程二期大型监测设备之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2024年9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深化科研组织模式改革,加快建立有效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的协同攻坚机制

  科研组织问题关系到国家科研机构的使命定位,决定了体系化建制化优势能否有效发挥。

  在科研项目组织方面,要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组织开展跨领域、跨学科“大兵团”作战,推动形成以建制化大团队为主体的重大科技任务协同攻坚模式。

  在科研团队管理方面,要改革以课题组为基本核算单元的管理体系,推动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真正成为实体科研单元,加强科研布局、项目管理、人员管理、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统筹安排和统一管理,推动构建“分可独立作战、聚可合力攻关”的科研组织模式。

  在外部协同合作方面,要建立健全国家科研机构与行业部门、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选题和协同攻关机制,通过“手拉手”开发、“订单式”研发等合作方式,让企业提前介入研发过程,减少二次开发时间,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深化科技评价制度改革,切实发挥好科技评价的导向作用

  科技评价问题关系到科研工作的导向,是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活动的风向标、指挥棒。

  在科研机构评价上,要坚持充分体现国家意志、有效满足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评价标准,健全符合国家科研机构使命定位和组织特点的评价体系,更加重视科研工作质量、原创成果产出和实际创新贡献。

  在科研人员评价上,要深化人才分类评价制度改革,根据不同性质科研活动的特点,把承担完成国家重大任务、产出重大成果等作为重要指标,坚决革除简单数论文、数“帽子”、算经费的人才评价模式。

  通过深化科技评价制度改革,在国家科研机构形成以爱国奉献、协同攻关为荣,以跟风逐热、追名逐利为耻的浓厚氛围,把干“国家事”、担“国家责”的使命导向更加牢固、更加鲜明地确立起来,使潜心致研、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价值理念在科研人员心中深深地扎下根来。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化对全身心投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人才的激励保障

  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是调节利益机制、引导激励科研人员的重要杠杆。

  要以履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职责使命、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和产出重大成果情况为主要依据,合理确定国家科研机构薪酬水平。优化科研人员工资结构,合理提高稳定保障比例,使科研人员的薪酬待遇主要体现岗位要求、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改变与项目经费挂钩过紧的现状。建立与承担重大任务和贡献度相匹配的绩效分配及动态调整机制,优先保障承担重大任务和作出重要贡献科研人员的薪酬待遇,引导激励科研人员全力以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侯建国《深化科研院所改革 赋能科技强国建设》

  (策划:刘名美 审核:李艳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