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考临近,莫被名师和AI押题“忽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18:45:00    

距2025年高考还有半个月左右,随着高考临近,模拟押题卷市场热度居高不下。眼下,名师和AI预测押题齐上阵,他们真的靠谱吗?“AI押题”真的能成备考“神器”?(5月25日《现代快报》)

图源/视觉中国

高考临近,各类“押题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价格从几十元飙升至数百元,名师与AI齐上阵,号称能押中高考真题。然而细究之下,这些所谓的“押中”往往只是宽泛地涉及相同知识点,与真正的考题相去甚远。这场押题热潮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教育市场的乱象,更是对高考本质的误解与扭曲。面对这场精心设计的现代焦虑贩卖,考生与家长亟需回归理性,认清“押题神话”的虚幻本质。

押题产业本质上是一场商业骗局。商家利用“押中率”“名师预测”等噱头,将普通模拟试卷包装成“高考通关秘籍”,实则不过是收割考生和家长们的焦虑。正如报道中所揭示的,一道数学几何题仅因考查了“二面角的大小”这一相同考点,就被判定为“押中”,这种牵强附会的标准无异于自欺欺人。高考命题组早已建立“反押题”机制,确保试题的原创性与公平性。那些声称能押中真题的机构,要么是夸大其词,要么是运气使然,绝非实力所致。

押题热潮更反映出社会对高考认知的严重偏差。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其核心价值在于考察学生的知识体系、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而非简单的题目重复。将高考简化为“猜题游戏”,不仅贬低了考试的科学性,也扭曲了教育的本质目的。正如有一线教师所说:“信这个不如信自己和自己的老师。”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投机取巧的技巧。那些寄希望于押题卷的考生,实际上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错失了真正提升自我的机会。

AI押题的兴起则暴露了技术崇拜的盲目性。在算法至上的时代,人们容易产生“技术万能”的幻觉,认为AI能够预测一切。然而高考作文往往跟当下的时事紧密结合,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与开放性,这正是AI难以准确把握的。技术可以成为辅助工具,但绝不能替代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思维。当考生开始依赖AI生成的知识框架与复习方案时,他们实际上正在放弃最宝贵的独立思考能力。

面对押题乱象,回归理性才是正道。高考的成功从来不是靠押题能决定的,扎实的知识储备、稳定的心态才是制胜关键。与其花费重金购买虚无缥缈的押题承诺,不如静下心来系统梳理知识体系;与其盲目相信AI预测,不如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会考试的机器,而是塑造能够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人。当社会不再迷信押题神话,教育才能回归其本质,考生才能真正获得面对未来的能力。

文 | 苑广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