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云南省出台《加快推进旅居云南建设三年行动》及实施方案,为云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旅居云南”正逐渐成为云南的一张新名片。
3月26日起,昆明信息港推出“旅居云南 社区在服务”系列报道,聚焦典型村镇、社区在旅居服务方面的硬核举措和成果,感受社区的便利设施,展示社区在旅居服务方面的贴心与专业,讲好旅居故事。
第六期,来看官渡区金马街道东华路社区的旅居故事。
在昆明市官渡区人民东路与东华东路交会处,位于官渡区东华路社区的芳华里文化园区,依托百年滇越米轨文化底蕴,历经多次升级改造,将历史积淀与现代旅居功能有机结合。从1986年作为拆迁安置周转房始建,到2017年转型为集居住、办公、文创于一体的综合业态园区,再到2024年成为昆明“旅居云南”品牌核心项目,这里已形成覆盖交通、医疗、商业、文体的全维度配套体系,成为兼具文化地标属性与烟火气息的新型园区。
在芳华里遇见旅居的N种可能
在芳华里2025旅居人专题文艺演出的舞台上,由当地居民与旅居客精心准备的节目轮番上演。活力四射的舞者们身着鲜艳服饰,头戴俏皮鸡冠发饰,以灵动舞姿演绎《小鸡小鸡》,欢快氛围瞬间点燃全场;传统民乐合奏《红歌联奏》则用悠扬旋律带领观众重温经典,感受红色情怀......这场融合了多元艺术形式的演出,不仅展现了表演者的才艺与热情,更成为当地居民与旅居客文化交流与共融的生动写照。
除了此次文艺演出,芳华里还定制了丰富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旅居客的日常生活。从“米轨上的村T秀”到火把节特色活动,从“芳华有时”系列活动到“最美旅居人”专题策划,再到非遗手工体验、剪纸、甲马拓印等非遗工作室的常态化开放,据园区管理人员应朝介绍称,相关系列活动已排期至9月底,基本做到了“周周有活动”。
芳华里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活动,还更注重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为旅居生活注入更多温度与惊喜。今年以来,芳华里已组织旅居客前往抚仙湖观湖赏景、到石林探秘喀斯特奇观,后续还将尝试更多昆明周边游主题活动,让旅居客深度感受昆明的自然与人文。
同时,芳华里正加速完善配套设施,增设“滇池海鸥”“哪吒”等主题墙面绘画,打造网红打卡点;积极升级基础设施,增设共享厨房、共享健身房、共享会议室、共享娱乐室等,全方位满足旅居者的生活需求。如今,这里已有150户,近200人的团队入驻旅居。酒店公寓提供套房、标间等多样房型,支持包月、半月、周租等灵活模式。餐厅根据避暑人群需求调整菜单,增加清淡面食、药膳等菜品,让旅居客“吃得健康、住得舒心”。芳华里实行管家式服务,自营自管的模式,前台24小时有人值班,价格透明、实惠,无物业费、管理费等隐形费用,保安24小时巡逻在岗。
目前,芳华里已形成“15分钟生活圈”,距大树营地铁站C口仅600米,10余条公交线路串联主城区,去往昆明火车站和长水机场均快捷便利;附近的昆明市延安医院提供24小时三甲医疗保障;沃尔玛、恒隆广场等大型商超满足高端购物需求,园区内的米轨文创集市则汇聚云南特色小吃、非遗手作。
今年已是上海旅居客张益妹在芳华里避暑的第五个年头,提及为何选择此处定居,她笑着说:“昆明四季如春,芳华里的人充满温情。”芳华里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旅居客打造一个充满文化气息与生活便利的温馨家园。
政策赋能与资源联动 东华路社区筑牢旅居服务根基
旅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东华路社区通过“社区+企业+政府”三方联动,为旅居客打造了一个有温度、有保障的“芳华里”。
东华路社区党委书记杨晓玲介绍,在政策方面,社区给予旅居产业大力支持,从优惠政策的制定到各项手续的办理,都为旅居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社区积极组织人员,为旅居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非遗文旅讲座到知识讲座,再到文体讲座,每一场活动都精心策划,让旅居客深入了解云南的文化魅力,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为了让旅居客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社区还将自身的服务与旅居产业紧密结合。助餐服务为旅居客提供美味可口的餐食,让他们品尝到地道的云南美食;养老服务让老年旅居客安心无忧;文化娱乐服务则为他们带来欢乐与放松;为老为小服务则体现了社区的关怀与温度。社区居民也积极参与到旅居服务中来,与旅居客形成良性互动。居民们加入到旅居客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娱乐,旅居客不再是陌生的游客,而是社区大家庭中的一员。
现在,东华路社区的旅居服务模式成效显著,越来越多的旅居客被这里的服务与环境所吸引,选择在这里长期居住或短期度假。未来,东华路社区将继续秉承“服务至上”的理念,不断完善旅居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为更多旅居客打造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生活便利且温暖如家的理想旅居之地,“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旅居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幸福感,真正有‘回家’的感觉。”杨晓玲说。
据了解,官渡区在旅居工作上多点发力,成效斐然。全区以创新引领,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文旅融合提质发展,旅游接待人数和花费居全市首位。一方面,提升服务供给,组织丰富文化活动,打造非遗特色案例与品牌;强化实践创新,出台行动计划,培育特色旅游产品,提升景区品质。另一方面,聚焦稳进提质,推动“演出 + 文旅”模式,搭建产业联盟,挖掘资源发展旅居业态,引进高端酒店,招引企业入驻产业园。同时,抓安全保护文化遗产,强化文旅市场监管服务。下一步,官渡区将继续诠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让“旅游流量”变为“旅居留量”,让“梦的远方”成为“新的故乡”。(昆明信息港 记者杨炎 杨锦佳 周弦 冯垚 卢芝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