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场持续25年的青春奔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7:10:00    

“金医生,卓玛的复查结果很好,孩子妈妈再三嘱咐,要我向您转达谢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诊室内,主治医师金鑫阅读着手机里的信息,嘴角扬起欣慰的笑容。这条跨越千里的喜讯,来自西藏昌都市芒康县人民医院医生朱遵燕。

时针回拨至两年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金鑫作为重庆医科大学第23届博士生医疗服务团成员,在平均海拔4300米的芒康等地开展先心病筛查工作。在这场“健康守护行动”中,他发现了女孩卓玛的先天性心脏病。

依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与昌都共同搭建的“渝藏情深”项目,小卓玛成功实现了从西藏到重庆的“生命接力”。如今,手术恢复良好的卓玛已重返课堂。

25年来,重庆医科大学博士生医疗服务团(以下简称“博士团”)累计跨越10万公里,在祖国最需要的角落书写“医学答卷”。前不久,中宣部公布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名单,这支唯一入选的高校团队以6200余场义诊、5万余人次健康帮扶的实绩,在祖国西部架起“生命虹桥”。

为基层医生搭建科研桥梁

四川平昌县人民医院的会议室里,30多名临床医生的提问声此起彼伏。“P值小于0.05说明什么?”“为什么同样的数据用不同软件分析出来的结果有差异?”第22届博士团副团长、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生林冰指着刚画出的正态分布曲线笑道:“大家别急,我们从头梳理。”

林冰在调研时发现,这家年接诊量超15万人次的县级医院,医生们科研论文的产出却很少。显微镜下未标注的标本、杂乱的门诊数据,反映出基层科研的普遍困境。

培训课上,林冰以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数据为例,演示如何用编程语言整理数据、用相关软件做卡方检验。当屏幕上出现森林图时,一名医生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我们去年想研究却不会分析的妊娠高血压数据吗?”她立刻掏出手机拍下操作步骤。

三个月后,这名医生在群里晒出论文录用邮件截图,并附言“感谢博士团搭的这座桥”。

“假小子”终于长出头发了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博士团成员、儿科学博士生敬凤川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宁宁妈妈”这个名字映入眼帘。“敬医生,宁宁的头发长出来啦!”接通后,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喜悦的女声。

记忆拉回到那个夏日乡村义诊的下午,宁宁妈妈带着6岁的宁宁来到义诊现场,炎炎烈日下,小宁宁戴着一顶遮住半张脸的大帽子,“宁宁的头发一直长不出来,我们去过3家医院,药吃了不少,钱花了很多,可症状却越来越严重”。

看到小姑娘,敬凤川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宁宁的头皮上布满了白色鳞屑,残留的头发枯黄稀疏,是头皮白癣引发的脱发。

诊断后,敬凤川牵线联系当地正在挂职的专家对小姑娘开展了进一步治疗,效果显著。“谢谢敬医生,我们的‘假小子’现在终于长出头发了,孩子也更乐观自信了。”看见宁宁妈妈发来的信息,敬凤川的心里充满了暖意。

远程诊断助力帮扶“零距离”

2019年夏,第20届博士团成员、普外科博士生雷金伟在乡镇服务时发现,高质量的CT影像解读能在初筛时精准评估病情危重程度,既避免盲目转诊加重患者负担,又能确保危重患者及时获得更高水平救治,在推动分级诊疗、优化医疗资源分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年后,他协同所在团队搭建的“远程影像平台”为西部地区基层医院出具影像报告1万余份。通过5G网络,基层医生可实时上传影像数据,专家可在30分钟至2个小时内完成各类型影像诊断。

截至目前,“远程影像平台”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累计完成1万余人次远程影像诊断。一位乡镇医生坦言:“过去遇到复杂病例只能建议转院,现在有了远程支持和规范技术,诊断底气足了许多。”

在重医实验室电脑屏幕上,西部地区医疗数据如点点星光,灿烂着中国西部医疗服务群众、造福人民的星河,重医的新一代博士生们,以笔为剑、以智为刃,用创新成果为西部医疗事业添砖加瓦,在基层实践中将青春融入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14日 第01版

作者:本报记者 杨国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