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拆墙不拆史,留旧不守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8 15:33:00    

袁湖西

以微改造为刻刀,在城市繁华的肌体上,将长沙化油器厂厂区这片沉寂多年的工业遗产,雕琢出兼具历史温度与生活活力的新模样。预计到今年10月底,长沙化油器厂厂区的基础设施将实现全新蝶变,招投的商业体将于年内启动试运营,届时这一老厂房将成为侯家塘片区一个新的社区商业枢纽。(9月6日《长沙晚报》)

当老厂区跟不上城市发展而闲置时,如何让沉寂的工业遗产既留住历史根脉,又融入现代生活,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课题。近日,长沙“化影拾光”项目以长沙化油器厂厂区为改造载体,将工业遗址雕琢成社区商业枢纽,为类似改造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板。细加分析,其亮点就在于改造中坚持“三不”法则。

拆墙不拆史,守住城市工业发展的记忆根脉。拆墙,并非单纯推倒厂区围墙的物理动作,而是打破工业遗址与社区、街区之间的隔离,连通了梓园路、劳动西路的交通,解决消防通道不畅、居民停车难等痛点,让闲置厂区成为串联15分钟生活圈的纽带。不拆史,并非被动保留老建筑外壳,而是坚守工业遗址的历史肌理与集体记忆,完整留存老厂房斑驳墙面、“抓生产、促质量”标语,以及20世纪50年代的电影放映机、车床部件等,让居民在便捷生活中仍能触摸长沙工业过去的辉煌,守住一代人的记忆乡愁。

留旧不守旧,引入新业态提质街区生活。留旧,并非盲目保留厂区原貌,而是守住工业遗址的核心载体与文化符号,不让工业风貌与集体回忆被改造抹去。不守旧,并非彻底颠覆历史,而是跳出“旧空间只能做展览”的固化思维,引进文创、运动、轻餐、健身、策展和共享办公等提质街区生活的经营业态,还计划修复原厂乐队乐器、办露天电影,打造一个厂区、社区、街区环境友好、绿色完整的商业枢纽。

融景不融俗,以文化厚度避免同质化困境。融景,并非将工业遗址生硬嵌入周边,而是让其与社区、校园、街区自然共生。老厂区通过廊桥连接居民楼,柏油小径蜿蜒其间,形成“长沙版重庆森林”,让“逛老厂区”成为居民家门口的日常。不融俗,并非刻意标新立异,而是拒绝网红化改造套路。项目名取老厂各一字暗藏渊源,改造中不遮斑驳砖墙、不丢老旧设备,招商优先选择文创、非遗等承载文化的业态,摆脱同质化、浮躁化的困境,成为有记忆、有特色的城市新标志。

从湖南电影机械厂的放映机轰鸣,到长沙化油器厂的车床转动,再到如今“化影拾光”的生活气息,这片土地的变迁,是长沙工业发展的缩影,更是城市更新理念的生动实践。“三不”法则,让长沙化油器厂厂区实现化茧重生。城市更新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而是对历史的传承;不是对生活的割裂,而是对民生的服务。唯有厘清“破”与“留”、“旧”与“新”、“融”与“守”的边界,才能让更多工业遗址在时代浪潮中绽放新的生命力。

【欢迎投稿】

长沙晚报时评征稿,论时事热点,评社会万象。激浊扬清,扶正祛邪。择优刊发,优稿优酬。投稿邮箱:cswbplb@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