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酝酿近一年的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正式发布,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是其中的新职业之一,这意味着该职业成为国家认定的正式职业。
依据今年5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公告,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指的是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从事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经营性财产运营等经济活动经营管理的人员。
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主要有三项工作任务:一是组织评估村集体财产现状及可利用价值,编制村集体财产开发利用报告;二是研判乡村业态、产品及客户群体等,制订乡村业态供求匹配方案,编制多种形式的项目开发计划并组织实施;三是组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度或规划期效益评估,编制集体收益分配、使用建议方案。
“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的出现,是乡村振兴从‘输血’到‘造血’转变的关键一步。”在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高鸣看来,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关乎乡村发展动能的深刻转变。高鸣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这一新职业的设立,有助于填补农村专业管理人才缺口,推动集体经济的市场化转型。
在业内专家看来,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正式成为国家新职业,根据相关流程制度,相关职业标准与认定、职业发展、人才支持政策等还将陆续完善。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在壮大乡村队伍方面着墨颇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列为重点任务,明确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鼓励和引导城市人才服务乡村。
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全国96.6万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资产盘活和产业升级等复杂任务,但传统村干部多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经验。为破解这一难题,各地、各市场主体已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和尝试。
如据《重庆日报》日前报道,重庆市巫山县的77个村、1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已通过“外聘制、帮扶制、委托制”精准匹配56名“职业经理人”,并于近日正式启动农村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改革试点活动,计划今年培育“职业经理人”200人左右,到2027年稳定保持在300人以上规模。
再如近三年多以来,腾讯公司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着力培养乡村职业经理人,即“乡村CEO”。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为村发展实验室负责人肖黎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腾讯联合社会各方力量,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在17个省市309个县,累计培养约6.6万名乡村经营性人才。
高鸣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这一新职业的正式设立,有利于将分散在各地的“乡村CEO”“职业经理人”等实践经验标准化,为乡村引入能策划、懂市场、会经营、善管理的专业力量,有助于破解长期以来农村集体资产“无人敢管、无人能管、无人会管”的状态。
不仅如此,高鸣表示,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的设立,也有利于稳步实施“政经分离”,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集体经济市场化转型,使其作为市场主体独立自主地开展经营活动,培育市场竞争力。
整体来看,高鸣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激活沉睡资源、重构乡村治理体系、赋能新型乡村人才等方面。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通过专业化运营,可以把乡村资源优势转化成乡村发展优势。另一方面,这一群体可以推动乡村从“熟人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型,助力村级治理现代化。此外,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可以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带动本土人才成长。
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的就业前景,高鸣认为是广阔的。在他看来,未来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的岗位需求将持续增长,就业领域也相对广泛,职业发展空间较大。
高鸣进一步分析称,从岗位需求来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各地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数量众多,且大多处于发展阶段,急需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
从就业领域来看,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的就业领域涵盖一二三产业,从业者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专业背景找到合适的岗位。
从职业发展空间来看,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可以从为一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服务,随着能力提升和经验积累,也可以为多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同时,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有机会与各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合作,拓展人脉资源,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未来要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高鸣认为,关键在于构建专业的教育体系和积极开展在职培训。一方面,在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中,开设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相关课程,涵盖农村经济管理、农业产业运营、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针对现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和有意向从事该职业的人员,邀请行业专家、成功的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进行授课和经验分享,提升从业者的专业水平。
近年来,随着农村交通条件、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乡村的生活成本优势,越来越多的人返乡入乡。今年2月24日,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已超过1200万人。与此同时,当前农村人才发展的支持政策和服务保障还有待健全,农业农村人才的培育、引进、使用、激励政策措施有待强化。
要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的吸引力,高鸣认为需要重点从薪资待遇、职业保障和职业荣誉感着手。
具体而言,一是提升薪资待遇。合理的薪资待遇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业标准,制定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除了基本工资外,还应设立绩效奖金、项目提成、年终分红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经理人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健全职业保障。建立完善的职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住房保障、职业年金等,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的后顾之忧。三是塑造职业荣誉感。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的重要作用和优秀事迹,提升社会对该职业的认可度,增强其职业荣誉感。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