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南日报智库|王摇橹:推动“现象级”民企持续涌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08:23:00    

□王摇橹

近年来,以杭州“六小龙”、深圳“十三太保”、成都“哪吒”为代表的现象级民营企业不断涌现,河南的胖东来、蜜雪冰城、锅圈食汇等也在消费新赛道持续火爆,展现了民营经济的强大韧性、蓬勃活力和独特魅力。从本质上看,这些“现象级”民营企业同态同构,具有共同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市场主导、立足优势、三创引领(创新、创造、创业)、三新突破(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它们由市场化机制自发形成,坚持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各展所长,以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突破实现短期内爆发式增长,形成广泛的市场渗透和强有力的行业影响,创造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经济价值,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现象级”民营企业群体的崛起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和企业家精神,更依托于政策创新、市场空间、产业基础等多重要素的系统集成,这为不同地区“现象级”民营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河南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便利的交通物流网络、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为“现象级”民营企业培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无限可能。因此,河南应契合当前时代变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筑牢自身竞争壁垒,树立大农业也能玩出“黑科技”,新消费也能培育“硬实力”的理念,将大农业、轻工业、文旅业等领域作为培育现象级民营企业的主阵地,打造新消费“现象级”民营企业群体,让“现象级”民营企业从“偶发突破”个体行为进化为“持续涌现”的群体现象,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立足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刻画河南“现象级”民企培育图谱

河南是农业大省、工业大省,在很多产业上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卓越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为“现象级”民企培育绘就了清晰的产业图谱。一是全链优势筑牢发展底盘。河南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拥有41个行业大类中的40个,207个中类中的197个,是众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支撑点和结合点,也形成了从原材料到高端制造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农业和食品加工业优势显著,依托农业资源禀赋,全省集聚了2万多家食品企业,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103家,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5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9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2家,现代食品产业集群规模超过万亿元,拥有双汇、牧原、三全、思念等一大批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产品覆盖从初级农产品到深加工食品的各个领域,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研产供销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能够为民营企业尤其是餐饮服务、新饮品、新零售等大农业领域的“现象级”民企提供从原料到终端的全链路支撑。比如胖东来的自有品牌体系+央厨工厂、锅圈食汇的销供产一体化生态链、蜜雪冰城的订单农业+中央工厂+冷链物流都得益于河南充足的农业资源、成熟的食品加工能力以及完整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从而精准实现企业供货质量、供货效率的双提升。二是配套完善增强发展韧性。近年来,河南依托产业链群培育,推动超90%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群入链,吸引众多企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主动融入,人才、资金、土地、数据等要素加快汇聚,加强了大农业领域“现象级”民企培育发展的要素保障,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增强了发展韧性,提升了企业抵御风险和快速响应的能力。

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筑牢河南“现象级”民企发展根基

河南是人口大省,巨大的人口体量蕴藏着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是“现象级”民营企业培育发展的根基所在。一是庞大内需夯实发展根基。河南拥有近1亿常住人口,超2200万中等收入群体,2024年河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万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五,潜在消费空间巨大,为“现象级”民企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市场需求,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同时,依托超大规模本地市场构建内需体系,民营企业可以在省内反复试炼,积累技术和经验,进而提升在国内乃至国际的竞争力。二是下沉市场释放增量空间。河南有近一半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全省县域经济总量占比超过60%。2024年河南乡村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11.4%,快于城镇市场3.7个百分点,比2023年加快9.1个百分点,县域消费市场正以独特的“下沉力量”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蓝海”,也为“现象级”民营企业发展带来了扩张空间和下沉市场红利。比如胖东来和蜜雪冰城都是深耕下沉市场的典型代表,并通过极致性价比策略构建起庞大的商业版图。三是消费升级开辟增效赛道。随着我省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日趋多元化、个性化,服务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夜间消费等新型消费需求大幅增加,消费需求层次的提升为“现象级”民企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拓展新服务、打造新业态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应在商超零售、餐饮服务、文旅文创、IP衍生等领域进一步细分赛道,打造更多“现象级”民企品牌。

强化交通物流网络优势,塑造河南“现象级”民企竞争优势壁垒

河南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依托“米”字形高铁网、密集高速路网、国际航空港及陆港枢纽,构建起贯通南北、辐射全球的物流通道体系,为“现象级”民营企业降本增效,塑造独特竞争优势提供了强力支撑。一是枢纽网络广覆盖。河南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全国领先,率先建成了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位居全国第一方阵,“米+井+人”字形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形成,内河航道实现通江达海,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跻身全球机场40强,“铁公机水”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能够为商贸流通、食品加工、新零售等领域的“现象级”民企高效响应市场需求、低成本调用全国资源提供基础设施支撑。二是多式联运高效率。近年来,河南大力发展“铁公机水”多式联运,通过“空铁联运”“铁海快线”等模式创新打破传统物流堵点,多式联运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第一方阵,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3万列,开行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梯队,郑州机场开通55条全货机航线,基本上形成了链接全球的多式联运通道网络,为“现象级”民营企业提供灵活的多式联运方案,通过优化运输路径、压缩中转环节,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增强供应链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三是政策创新强支撑。河南依托自贸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不断推进政策创新,郑州口岸“7×24小时”通关保障、货物出口“提前申报”、电子口岸等便利化措施,大幅提升跨境物流时效,为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制度保障。显著的交通物流网络优势能够为河南“现象级”民企培育和发展构建起“低成本调用资源、高效率响应市场”的竞争优势,并成为其规模化扩张的强力保障。

深耕诚信文化IP,赋能河南“现象级”民企特色基因

河南作为中华商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积淀了“商都文化”的深厚基因,孕育了“义利并举”的企业家精神,塑造了“诚信为本”的商业伦理,为“现象级”民企品牌打造及价值跃升提供了文化滋养。一是诚信文化的深度浸润夯实品牌根基。从怀商“非真不授”的经营祖训到康百万庄园“留余匾”的治商家规,中原诚信基因历经千年传承至今,为当代“现象级”民企的培育发展构筑起跨越周期的品牌护城河。胖东来“不满意就退货”“电影退票50%”政策,蜜雪冰城以供应链压缩成本打造“极致性价比”,均是对诚信传统的现代化演绎。二是企业家精神的传承淬炼品牌生命力。豫商精神以“义利共生、守正出新”为内核。从子贡的“义利共生”到范蠡的“财散人聚”,淬炼出“商道即人道”的商业智慧,胖东来的家文化管理模式,以“员工幸福—顾客满意”的双向关怀机制构建人文服务竞争力,泡泡玛特借鉴吕不韦“奇货可居”的稀缺性思维,通过盲盒模式与IP运营,将传统文化元素转化为现代消费符号,实现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双重提升。三是商都文化的历史积淀塑造品牌文化内核。河南自商代起便是中国商业文明的摇篮,孕育了“通达天下、辐辏四方”的商都文化,为现代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开放与创新的基因。蜜雪冰城依托“天下粮仓”优势,构建从原产地到门店的垂直供应链,锅圈食汇借力数字化技术打造“中央厨房+社区终端”集散网络,二者将商都文化中的流通智慧转化为现代连锁经营模式,重塑茶饮与餐饮行业标准。诚信伦理、企业家精神与商都文化内核赋予了河南“现象级”民企鲜明的特色基因,构建了从文化认同到品牌溢价的价值跃升通道,为培育更多根植中原、辐射全国的“现象级”民企提供了持久文化动力。

(作者系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相关文章